不光是疫情期间,即便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每年寒假前都会有很多同学跟我聊到一个话题——假期在家如何与父母相处?甚至有同学决绝的表示,过年真的很不想回家。面对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应该如何去调解?面对父母用心良苦和习惯性的“管控”与我们大学生对自由和独立空间的向往之间的冲突,是否有解决的方法和行动指南?有这么一本书,也许会给大家有一些启发性的答案,下面我想带领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爱的五种语言》。

《爱的五种语言》是美国的盖瑞·查普曼博士撰写的亲密关系畅销书,我认为他畅销的原因不仅是能够给伴侣提供恋爱和婚姻的相处之道,同时对改善和家人、朋友、邻居、师长等人际关系有很棒的指导作用。顾名思义,书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表达和接受爱的五种沟通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五种方式并不限于外在我们能够听得到的言语信息,更多的是引导我们去调动内心世界的非言语信息——爱不是光靠说说而已,还要靠行动来体现。
在正式进入五种语言之前,想解读一下“爱箱”这个概念。“爱箱”是作者的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想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用来装载“爱”的箱子,从小到大每当我们被爱,我们的“爱箱”就开始逐渐被填满。如果这个箱子是满的,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平和、满足,并能把装不下的“爱”传递给别人,与他人分享;如果这个箱子不满或是空的,那么我们就会感觉不到爱,甚至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如果从1%到100%来衡量你心中的爱箱,它今天有多满?
如果让你的父母从1%到100%去衡量他们心中的爱箱,它们今天又有多满?
需要看到的是,人人都渴望爱,都希望得到爱,我们是这样,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那么如何去用行动表达爱?如何装满我们彼此的爱箱呢?盖瑞博士建议我们了解爱的五种语言,并学习去运用爱的五种语言、尤其是发现对方擅长使用的语言并学习运用对方所使用的语言与之相处。
(1)直接赞美对方
除了以上三点,肯定的言辞还包括谦逊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在他人面前婉转的肯定和赞美对方等。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阶段,我们也逐渐长大了,想要向父母宣告自己的愿望和独立需要了,应注意在表达愿望的时候保持谦逊的态度,不要让请求变成要求,这也是给我们的家长做一个良性示范,提醒他们对我们表达愿望的态度是否过于强硬了。另外就是记录一些父母做的好的地方,像他们表扬我们、以我们为自豪一样,也在亲戚或其他人的面前肯定父母的优点,这是婉转的将肯定言辞夯实在彼此心中的一种方式。
作为总结,我想说的是,人人生而不同,每一代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与父母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时刻与他们在观点和行为上保持完全一致,在一些生活琐事上我们顺从就好,在一些人生大事的抉择上也要尝试去坚持自己的理性判断,并用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父母沟通。要时刻记得,连接我们两代人之间的桥梁、缓解我们人与人之间冲突的调和剂——叫做“爱”。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广院心理中心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李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