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业需求,增加课堂之外的学习饱和度、深度和紧张度,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参与学生成长成才,学生中心邀请校内专家教授为全校学生开展学业指导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业-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竞争力。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扎牢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学生中心于1月3日,特别邀请到我校资深教师——金生教授,为同学们解疑答惑。
一开始,金生教授把今天所讲解的内容归类为两大点。一是扎牢基础知识,二是提高创新能力。首先,金教授从扎牢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深度拓展讲解。为此,金教授列举了我们大学四年中学生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两门课程:英语和高等数学。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国际性语言,生活中我们少不了它的存在。而高数作为考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绝对逃避不了的一项课题。所以,金教授对我们的忠告是:尽快把我们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才能把学英语的难题攻克。当谈论到高数时,自然少不了其中的函数分类。在场的许多同学表示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虽然部分同学对这些函数定义、分类模糊不清,金教授还是很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直到同学们理解清楚为止。教授自从2005年加盟我院以来,一直都在教学高等数学这一门课程。从教授的言语中得知,教授已经退休,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数学的心。
细谈完扎牢基础知识,紧接着,教授还讲到了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教授道:“提到创新创造力,就不得不提我们的陆丹校长。他是一个创新创造力极强的人。我们广大师生要以他为榜样,发挥我们的特长,适应社会的变迁,从而改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教授还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提高创新能力,要从思维角度多方面扩散。思维角度又包括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二者缺一不可。接着金教授分别以可口可乐和比尔·盖茨为例为我们讲解创新和创造力。可口可乐最初不是以饮料的身份在市场上推广,而是药材。现如今,可口可乐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新型突破。而比尔·盖茨则是创造力强的典型例子。他上大学时,他的专业并不是计算机而是法律,计算机只是他13岁时的爱好与兴趣,后来,他成为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自我挑战成就了我们活在当下的信息时代。
听完金教授的认真讲解,同学们受益匪浅。活动在金教授激昂澎湃的:“注意周围新奇事物,学好自身专业是基础,让我们创造无限不可能!”中圆满结束。
文字:何瑞如
摄影:张旭东
图片编辑:黄秋茹
编辑:穆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