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写作中心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写促学”(Writing to Learn)的服务理念和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核心,以学生学术能力提升为目标,辅助第一课堂,加强对学生学术写作的实践指导,充分挖掘学生学术自觉、学术自律到学术诚信的良好学术潜力。
十月十四日晚七时,学生中心邀请到我校健康产业管理学院李艳教授开展了以“干细胞的前世与今生”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活动中,李艳教授系统介绍了干细胞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特性。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存在于人体或动物个体整个发育过程的各种组织中,是个体生长发育、组织器官结构功能动态平衡以及损伤后再生修复的重要基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且分化受其所处微环境影响。她认为,对干细胞基本特性的深入理解是推动后续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根本前提。
随后,李艳教授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干细胞的分类体系及其发展历程。依据发育阶段,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胚胎干细胞源自或原始生殖细胞内细胞团,具备多潜能性;而成体干细胞则广泛存在于骨髓、神经、皮肤等多种组织中,其分化潜能稍弱但是来源广泛也更加符合伦理标准。根据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又可细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她简要回顾了干细胞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从1964年首次分离畸胎瘤干细胞,到2006年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突破,并指出,明确干细胞的分类及其历史脉络,对于理解干细胞科技的发展逻辑和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李艳教授结合临床案例与产业趋势,展望了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及全民健康领域的广阔前景。她认为,干细胞在修复肌肉损伤、治疗关节疾病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引用权威媒体报道,预测2025年将迎来细胞产业的“黄金时代”。随着干细胞疗法在糖尿病、心肌梗死、骨关节炎等重大疾病治疗中的不断突破,科技将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坚实支撑。她鼓励同学们要立足自身专业、密切关注生命科学前沿,积极投身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齐若森
图片:周梅朱
编辑:齐若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