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写作中心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写促学”(Writing to Learn)的服务理念和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核心,以学生学术能力提升为目标,辅助第一课堂,加强对学生学术写作的实践指导,充分挖掘学生学术自觉、学术自律到学术诚信的良好学术潜力。
十月二十七日晚七点,写作中心邀请到了我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主任刘伟方副教授,为我们开展题为“定量资料分析”的讲座。刘伟方老师从事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人才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讲授的内容十分引人入胜。
刘伟方老师在活动伊始提出了“统计分析”这一概念,并讲述了统计分析的两个方法: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在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方法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智力的高低是否影响个人的幸福感?”围绕这一问题开始他的讲座。
首先,刘伟方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测量数据的四个种类。根据社会现象具有的不同性质和特征,测量数据的种类可分为: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刘老师以400位被访者的第一年工资收入情况为例,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这集中数据的特征。
接下来,刘伟方老师介绍了三种数据特征: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并以“三亚第五小学和丰和学校的成绩高低情况”数据统计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三种数据的特征。同学们对此十分感兴趣,听的十分认真。
之后,刘伟方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数据更加直观?对此,他提出了三种图表:柱状图、百分比表、线性回归方程图。他以“外媒对大麻合法化立场的百分比表”和“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与父母文化水平有关的线性回归方程”为例,使同学们对数据处理后的图表形式有了更加直观感受。
活动的最后,刘伟方老师表示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智力的高低是否影响个人的幸福感”这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同学们去访问调查并进行简单研究的。活动在刘伟方老师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圆满结束。
文字:李为杰
图片:刘磊
编辑:刘磊

